在搜索平台上输入“知网”,会得到一系列关键词:借鸡生蛋、中科院停用、涉嫌垄断、8760万天价罚单……大多与过去一年知网经历的风波有关。
进入2023年,知网已鲜少出现在热搜榜上,直到最近“降薪裁员”的消息曝出,知网才再次被推向聚光灯下。
(资料图)
一周前,多名知网员工向红星资本局爆料称,知网正在进行降薪和变相裁员,4个月已有近400名员工离职。员工们表示,知网不仅更改了薪酬结构,还开启了全员竞聘上岗的模式,“就类似于抽凳子游戏,当大家离开凳子的时候,有部分凳子被搬走了,剩下的人去抢为数不多的凳子。”员工陈先生(化名)解释“全员竞聘”时说道。
消息登上热搜,有网友留下评论:知网没钱了?实际上,在此前的舆论风波中,知网一直与“暴利”挂钩。无论是“89岁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知网”,还是“中科院不堪重负停用知网”,知网远超同行的高毛利率和高额利润,都被拿出来讨论,其甚至被称为同方股份(600100.sh)的现金奶牛。
降薪裁员或许无法直接证明知网没钱,但也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知网正在发生变化。
知网换帅,创办者离任
中核背景董事长接替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涉垄断立案调查后不到一个月,知网就出现重要的人事变动。
2022年6月1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经理由王明亮变更为刘长欣。与此同时,王明亮还卸任了另一家知网关联公司——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经理,均由刘长欣接任。
↑图片来自天眼查app
关于王明亮的履历,同方股份曾在一份公告中提到,其毕业于清华大学,1998年至今,历任《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副社长、社长,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总裁助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可以看出,王明亮在“知网系”的任职经历长达25年。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清华大学官网2017年发布的一篇来自中国新闻网的报道显示,王明亮也是知网的创办者。该报道提到,20多年前,“下海”的王明亮决心回到清华大学,与物理系的老师、同学们共同创业。
对于王明亮离任的原因和离开后的去向,知网并未公开作出声明,如今能够查询到的公开信息,仅有工商变更记录。天眼查app显示,截至目前,王明亮在4家企业任职,他仍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王明亮的接任者是刘长欣。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此之前,刘长欣没有出现在任何与知网相关的公开报道中。
知网员工陈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刘长欣来自中国核工业集团,曾任中核集团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据中国能源报报道,2021年12月,中核集团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刘长欣参加了第三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除此之外,刘长欣在中核的任职经历再无更多公开信息。
2019年底,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的控股股东变更为中核资本。截至2023年3月,中核资本持有同方股份30.11%的股权。
内部调整不断
降薪裁员早有预兆
知网的改变还在持续。2022年6月24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另据知网员工表示,同一时间,中核也入驻知网进行整改。
知网员工陈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由于去年的风波,中核入驻知网进行整改,包括组织业务调整、人员调整等,其中有部分事业部总经理,从管理百人的规模降为普通市场经理。
调整很快从管理层波及到普通员工。红星资本局从另一名知网员工何先生(化名)处得知,2023年1月,同方知网内部曾发布通知,更换人力资源副总监。紧接着2月,同方知网就发布了新的薪酬标准,开启了全员竞聘上岗模式。
再接着就是“降薪裁员”的消息曝出,知网再次被推向聚光灯下。
多名知网员工6月下旬向红星资本局爆料称,知网正在进行降薪和变相裁员,短短4个月已有近400名员工离职。“就类似于抽凳子游戏,当大家离开凳子的时候,有部分凳子被搬走了,剩下的人去抢为数不多的凳子”,员工陈先生解释“全员竞聘”时说道。
裁员或许早有预兆。5月4日,中核集团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了一则“中国知网人力资源法律服务采购公告”。一周后,北京一家劳动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中选,其官网简介写到:帮助企业预防和处理危机员工关系。上述知网员工表示,被裁员的同事正是由这家法律机构出面谈判。
↑图片来自中核集团电子采购平台
转型艰难
半年砍掉170余款产品
在知网员工的眼中,知网本质属于资源行业,高度依赖数据库产品和查重业务,创新力略显不足。
知网员工陈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知网近年来想朝软件公司发展,做了很多年,却没什么产品。去年做了一年的软件产品,今年就停了。3月底,同方知网发了一个项目关停并转的通知,关停、合并了近70个项目。
另一名知网员工黄先生(化名)也提到,不止今年3月,去年12月,同方知网内部就发布了第一批下架产品清单。
红星资本局从黄先生处获得的第一批产品下架通知显示,为落实中核集团“精细化管理”和同方股份科改示范企业的相关要求以及上级单位关于降本增效的指示精神,促进公司产品部门持续打造优质产品,现对一批无销售额、无用户和无市场潜力的低效无效产品作下架处理。
↑图由受访者提供
这批产品共有103款,包括软件产品、行业平台、专题库等,业务方向十分庞杂,如青少年发展知识服务平台、糖尿病医院知识资源总库等等。今年3月关停、合并的第二批近70款产品也与之类似。
黄先生表示,知网目前成功的产品只有查重和数据库,其他很多产品其实并不盈利,甚至是赔本的买卖。
“整个项目的流程,就是销售人员通过公司已有的产品,结合客户的需求来设计新产品,但我所涉及到的项目,都没有真正用到公司的数据。”在黄先生看来,砍掉这些项目,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不是好事,意味着员工没有事干了,有被裁的风险;但从公司的角度讲是好事,因为确实实际用处不大。
整改半年,效果如何?
有高校采购数据库价格下降9万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处以8760万元的罚款,知网随后发布5大方面15条整改措施。
排在整改第一项的就是“彻底整改与期刊、高校的独家合作”。对于此前饱受诟病的独家合作模式,知网表示,一是推进行业非独家合作模式,积极倡导并主动推进行业放弃独家授权权利。二是解除独家合作协议,停止新签续签独家合作协议,积极主动与期刊、高校协商尽快解除现有独家合作协议。
半年过去了,效果如何?6月27日,红星资本局联系到一所高校图书馆负责采购知网数据库的工作人员,两天前,该高校刚刚公布了采购知网数据库服务的信息。该工作人员表示,采购过程中,没有听说知网方面提到任何独家合作协议。
独家合作协议的模式被打破,也给知网带来不小的“冲击”。知网员工王先生(化名)向红星资本局透露,知网的数据库业务被同行如超星、万方、维普抢走不少。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许多知网数据库的销售人员自行离职。
对于上述说法,红星资本局发送采访邮件向知网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整改第二项为“大幅降低数据库服务价格”。红星资本局曾报道,知网的使用费连年上涨,许多高校都曾公开表示不堪重负,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和中科院。
知网称,会降低销售价格,用户的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实际成交价格三年内下调30%以上。
红星资本局发现,从目前的高校采购公告来看,有部分高校采购知网数据库的价降有所降低。如大连民族大学中国知网数据库采购项目成交公告显示,2023年6月的中标价格为96万元,而2022年这个价格为105万元,下降了9万元。
但也有高校采购价未发生变化,如中国人民警察大学,2023年和2024年度的知网数据库采购价格均为44万元。
除了数据库业务,知网也对另一项核心业务查重进行了整改。2022年6月,知网向个人提供查重服务,价格为1.5元/千字,称定价不高于市场主流产品。在2022年12月的15条整改措施中,知网又重申了这一点。
开放个人查重前,曾有高校学生表示,学校要求文科类硕士论文10%(以下)的重复率,自己4次查重花了接近1000元。一方面是学校要求重复率达标,另一方面知网又不开放(个人)查重服务,没有可靠的正规的查重平台,谁也不能保证一次写出来的论文达标,只能在各种第三方渠道购买(查重服务)。
开放个人查重后,这一情况有变化吗?6月26日,2023届毕业生陈小姐(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毕业论文查重时,学校规定学生用知网查重,1.5元/千字,在知网个人查重服务官网就可以购买,相比往届毕业生,在查重上的花费已经低了许多。
↑知网个人查重服务网站
尽管如此,对于学生来说,查重仍是一笔不小的成本。陈小姐表示,自己和同学们还是倾向于一款免费查重软件,使用体验也不差。
毛利率下降,不及2005年水平
专家呼吁知网应回归初心,走向公益
从财务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此前与“暴利”挂钩的知网正悄然变化。
同方股份的年报显示,2022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约12.5亿元,毛利率43.83%,归母净利润6069万元。2021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约12.89亿元,毛利率53.35%,归母净利润1.93亿元。
2022年,同方知网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2.9%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8.6%,毛利率也同比下滑了9.52个百分点。可以对比的是,2007年-2021年,知网的毛利率一直稳定在50%以上。但2022年,知网毛利率甚至不及2005年的水平。
↑图片来自同方股份2022年年报
据知网员工王先生透露,知网的数据库业务被同行如超星、万方、维普抢走不少。但截至目前,没有公开数据显示,知网在国内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中,所占的具体市场份额是否下滑。
但红星资本局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平台上搜索发现,近半年内采购知网数据库的高校或机构,约30家;采购万方数据库的,有3家;采购超星数据库的,有3家;采购维普数据库的,为0家。可以看出,知网数据库仍占绝对优势。
光明日报曾指出,如何破除知网的垄断地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但也迫切的课题。在万物共享的时代,作为最浓缩的知识——学术文献,被企业平台束之高阁,成为一种价格不菲的商品,这无疑走向了信息时代的反面。眼下,在降价的同时,或许知网还可以和作者建立收益共享机制,给予适当比例的付费分成。如此,既能解决授权问题,也能激发广大研究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产生更加丰富、优质的内容增量。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中消协律师胡钢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从长远来看,知网应该回归初心,走向公益化,将现在高度商业化的项目逐渐剥离,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院长李世杰和助理研究员蔡祖国也曾提到,中国知网平台应当降低面向机构用户的收费标准,加快中文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与普及,应当发挥着重要公益作用,逐步回归到非盈利组织的身份,为中文学术研究及知识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本文作者:红星新闻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朱瓅
关键词: